一个人价值的实现,并不一定看他有多高职位、多大的官衔,是否从事热门的、有“面子”的职业,而重要的是看这个职业能否实现自身的价值。
不久前,媒体上有则消息说某省一位副省长主动辞去职务,回到阔别19年的母校——某大学任教授。一时间一些人颇为不解:一个人正值盛年、事业正旺的时候,为何放下“高官”不做,而去大学当个普通教师?对此,这位副省长回答说:“回到我所熟悉的书房、课堂,再干我终生喜好的写作和教授的本行,真令人惬意。”在他看来,副省长尽管是个不错的甚至是令许多人钦羡的职位,但对于他自己来说,还是不如做一名教授更有利于自己能力的发挥,让自己“惬意”。
其实,当今社会,有许多不迷恋于高职位、高待遇,而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的人。我觉得这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职业观,那就是,一个人价值的实现,并不一定看他有多高职位、多大的官衔,是否从事热门的、有“面子”的职业,而重要的是看这个职业能否实现自身的价值。只要是有利于实现自身价值的,同时又是自己熟悉的、喜欢的职业,应该说就是最适合自己的职业,至于别人怎么看,并不重要。而且也可以相信,随着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发展,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,大家对这种选择也会越来越理解。
生活中有的人往往不能这样考虑问题,而是十分看重自己的面子,爱图虚名,一旦有个什么好的职位或岗位,不论自己能力行不行,都削尖脑袋往里钻,至于去了那个岗位工作是否称职,就不管了。这种做法不仅使自己工作上受累,将来发展受到限制,也会影响一个单位工作的开展,这种选择除了面子好看,其实并不高明。
人生有许多事情可做,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最适合做什么,只有做自己最适合的才是最愉快的,也才是最容易做好的。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,职业的选择也越来越多样化,特别是对于刚刚毕业踏出校门的毕业生,在找工作前一定要替自己作职业定位,看它是不是适合自己,只要是适合自己的,理当是最好的。以下是一些职业定位的类型。
1.技术型
持有这类职业定位的人出于自身个性与爱好考虑,往往并不愿意从事管理工作,而是愿意在自己所处的专业技术领域发展。在我国过去不培养专业经理的时候,经常将技术拔尖的科技人员提拔到领导岗位,但他们本人往往并不喜欢这个工作,更希望能继续研究自己的专业。
2.管理型
这类人才有强烈的愿望去做管理人员,同时经验也告诉他们自己有能力达到高层领导岗位,因此他们将职业目标定为有相当大职责的管理岗位。成为高层经理需要的能力包括三方面:(1)分析能力:在信息不充分或情况不确定时,判断、分析、解决问题的能力;(2)人际能力:影响、监督、领导、应对与控制各级人员的能力;(3)情绪控制力:有能力在面对危急事件时,不沮丧、不气馁,并且有能力承担重大的责任,而不被其拖垮。
3.创造型
这类人需要建立完全属于自己的东西,或是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产品或工艺品,或是自己的公司,或是能反映个人成就的私人财产。他们认为只有这些实实在在的事物才能体现自己的才干。
4.自由独立型
有些人更喜欢独来独往,不愿像在大公司里那样彼此依赖。很多有这种职业定位的人同时也有相当高的技术型职业定位,但是他们不同于那些简单技术型定位的人,他们不愿意在组织中发展,而是宁愿做一名咨询人员,或是独立从业,或是与他人合伙开业。自由独立型的人往往会成为自由撰稿人,或是开一家小的零售店。
5.安全型
一个人的职业生涯,贯穿一生,是一个漫长的过程。科学地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阶段,明确每个阶段的特征和任务,做好规划,对更好地从事自己的职业,实现确定的人生目标,非常重要。通常,干扰毕业生准确自我定位的因素有以下四个:
其一,自身职业定位模糊。由于是初次择业,大多数毕业生一般都抱着“边走边瞧,边走边跳,走一步算一步”的想法,没有一个明确的职业认识,也没有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。
其二,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。有的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总是过高地估计自己,自我定位过高——工资看外企、职位看白领、单位看名气、环境看气派,因此总是找不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,到最后反而“嫁不出去”。
其三,社会因素的干扰。一些毕业生往往受亲朋好友的影响较大,自己明明已看好某个职位,该职位也较符合自己的兴趣特长,能充分挖掘自身潜力,可周围的亲朋好友一有反对之声,就开始动摇了。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社会职位竞争的不公平、操作的不规范现象,也常常使毕业生感到很迷茫,找不准位置,看不清方向。
其四,心理素质不过硬。一些毕业生在择业中或盲目从众,或消极逆反,或过于自负,或过于自卑。凡此种种,都会对毕业生顺利就业造成巨大的障碍。
因此,毕业生在择业时,应客观、全面地分析自己,了解社会需要;并根据自己的专业技能、综合素质和用人单位的要求、社会的需求,进行自己的职业定位。
另外,还要客观分析和把握职业冷热。在一定条件下,热门职业会转变为冷门职业,冷门职业也会转变成热门职业,毕业生求职时应客观分析和把握职业冷热,做出自己正确的选择。
1.自身长期发展是关键
任何工作都需要适合的劳动力和人才,在市场经济中,求职者要选择职业,用人单位也要选择求职者,是双向选择。这就要求求职者从自己的实际出发,客观地分析、评估自己的文化素质、业务技能、性别特点、身体条件以及各类职业固有的标准、条件、要求,实事求是地选择自己力所能及的合适职业。并且所选职业要有利于自己潜能的发挥和事业的发展,不要盲目地去追求热门职业,进而影响自己才能的发挥。
2.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冷门职业,不要轻易放弃冷门
有的职业,现在看起来不受重视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社会、经济需求的变化,很可能转变为热门职业。像前些年许多学生都愿意到企业当白领、搞管理,而轻视技工、技师等蓝领业,造成现如今蓝领职业人才的供不应求,以及其薪资待遇的提高,技术蓝领职业现今俨然成为了热门职业。因此,毕业生对冷门职业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,不要轻易放弃。在许多求职者都热衷于追求热门职业的时候,不妨选择有发展前景的暂时处于冷门的职业就业,这样更容易获得职场的成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