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始终要把自己放在有选择权的位置上

公司的责权利不清晰,下属待遇比我高,是否有必要继续干?

一个人问这样问题时,基本上是没选择权的。

如果有选择,就不会问,直接走了。

我们要记住,始终要把自己放在有选择权的位置上。

如果有一天这个公司没了,就算拿了很多的钱,立刻能去哪里?

如果创业突然融资无法到账,立刻可以干什么?

我和曾经的同事说过,不要以为NTT能干一辈子,要赶快写简历,如果有天不在NTT混了,看自己的简历能不能找到好工作?

如果找不到就该忧心忡忡了。

所以,问题不是这家公司对你好或坏,而是如果有一天,这家公司踢了我或我踢了它,我能去哪。

有选择权比思考这种烂问题,更重要。

怎么建立选择权?

始终摆一个机会在旁边。

你如果在打工,就写简历看自己还能干什么;

如果在创业,就去见更多的投资人;

如果只有一个供应商,就赶快去谈第二家;

如果客户过于集中,就赶快去拜访更多的客户。

始终要把选择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上。

最近和一个即将毕业走向社会的年轻人交流,他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问题,自己应该是深耕本专业,还是选择成长性高的行业?

其实,我们这辈子有几个决定是仓促的:

考大学填学校和专业时,根本不懂什么叫专业。

之所以填,是因为过去就业率高,老师和爸妈觉得不错就去了。

之后知道什么叫国际金融了,但不能改了,所以选专业时,是不慎重的。

如果一个18岁小伙子建议你这辈子从事什么专业,你会觉得他疯了。

但我们每个人都是在18岁时就做决定,选专业了。

大部分人选的专业未必适合自己,不要认为学的专业就是该干的事。

毕业找第一份工作时,很多人没选择,哪家公司要,就去哪家,一不小心进了一个行业,去做了一份工作,说不定就干一辈子了。

但,人一定要有持续转变的心态。

37%理论:假设职业生涯从22到60岁,职业生涯的前37%,即35岁前别觉得这辈子就定了,35岁后再看这件事,会觉得自己的坚持多傻。

所以,刚毕业两年不要被专业束缚。

专业不重要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05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