兰花秋天翻盆,为什么有黄根与白根的区别?究竟哪种根系好

我是好摄农夫,头条号:乡村搜罗社。一个喜欢野生兰花的农夫,用自己的实践与实例说事,如果喜欢就点个赞留下你的评论。

养兰先养根,这应该是养兰者的共识,关于这一点是无可否认的。我们在养兰花过程中也常常发现,一盆兰花如果出了问题,只要根系尚健康,那么就还有挽救的机会;要是连根都已腐烂,那即使兰苗还鲜绿,这盆兰花离再见就已不远了。

如何养好兰花的根?我之前在文章中多次讲过,兰根与其他大多数植物都不一样,它反而更像一种蔬菜—萝卜。它们都是肉质的根系,最怕的就是土壤中积水,所以农民都会把萝卜种植在斜坡地带的沙质土壤中,就是为了更爽水更透气。兰花也是如此,所以我们才要求兰花植料必须疏松透气,还有绝对不能有积水。

今天一位兰友在倒盆之后发现,自己的兰根不是白色的,而是深黄色的,有点像琥珀色。他就来问我说:印象中兰花的根系应该是白色的啊,去年倒盆时就是白色的,今年为什么会变颜色呢?是不是出现什么病害了?

其实大可不必担心,兰花根系的颜色并非一成不变的,它的颜色随着生长进度、季节变化、盆土干湿的不同,时时都在转变颜色。即使同一盆兰花,在梅雨季节和秋高气爽的时候翻盆,它的根系颜色也是不一样的。

例如:一棵下山兰在上盆前,我们都会对兰根进行修剪,有些甚至会将老根剪去大部分。那么,在服盆以后就会生出很多的新根。最初生出的新根是玉白色的,透明或半透明状态,所以我们才会称之为—水晶头。水晶头只会在兰根尖端保持大概3公分左右,随着兰根慢慢长大,根系后端会慢慢老化、成熟。

而成熟的兰根颜色大多是不透明的微黄间白色,从这里开始兰根的颜色就会明显分化,而分化的原因就是植料的干湿度。

随着季节的变化,春天萌生出的水晶头到秋天时都已成熟,而秋后的兰根渐渐收敛不再生长,此时老水晶头也变得与后端根系的颜色一致。所以,在秋后(特别是晚秋)翻盆时,我们看不到兰根上有水晶头,并非兰花出了问题,而是像正常发兰苗一样,随着季节而停止了。

关于兰根与植料湿度的关系,我曾做过一些不是很精确的记录,实测了不同湿度下兰根颜色的变化,也得出一些粗浅的数据。

如果兰盆植料长期维持在45%以上的湿度(只要植料不积水,够透气,这样的湿度是没有问题的),兰根的颜色就会像琥珀色一样,隐隐有透明感的黄色。本文的图一和图二都是我在连续下雨以后,翻盆拍摄的兰根照片。这是因为盆土中水分充足,兰根吸饱了水的缘故,对于兰花的生长并没有影响,也是一种正常的颜色。

但是,如果植料湿度继续加大,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盆土沥水性不好的情况下,那么兰根的颜色会越来越深,直到最后变成黑色。这时的兰根已经严重受损了,救活的几率不大,只能是切除烂根重新换植料种植。

如果植料的湿度长期低于20%以下,那么兰根的颜色就会从慢慢转变为石灰白(图四和图五),这是一种完全不透明的白色。如果盆土一直没有增湿,盆土湿度持续下降,兰根就会从石灰白慢慢干枯,从根肉开始脱水(兰根的肉质中含有很多水分),最后可能只剩下一层根皮,这就是兰花空根的原因。

没有水分的土壤,养分不能得到分解与析出,兰根一方面缺水,另一方面又缺少养分补给。所以,就只能是消耗自身肉质中所贮存的养分和水分,以供应兰株生长之需。这种透支现象如果得不到缓解,最后兰根就会牺牲自己而成为一层根皮和一条根心线。

以上也只是好摄农夫自己所经、所见的一些看法,见解可能有些片面与局限,仅供兰友参考。如果还有其他的问题,欢迎在评论区留言,乡村搜罗社会一一回答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8 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