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人工智能及泛技术类的商业视角的逻辑分析

今早看到这篇文章《投中人工智能六巨头,不同轮次投资人能赚多少倍?》,结合过去这几年看过的泛人工智能领域的项目,分享一些简短的观点给大家,关于人工智能及泛技术类的商业视角的逻辑分析,近期会整理出一篇长文,敬请期待。

人工智能领域的高估值,其实怪不上创始人的贪婪、自我膨胀和盲目自信,而本质上是资本市场“喂”出来的。对于人工智能或者说泛技术类的项目,到底是在投什么?技术?未来?抑或是现实的应用场景的商业化价值?不同的项目或许有差异,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,除了那些真正超越时代的底层技术(或新材料),大部分的技术都应在当下找到现实的应用场景。

对于人工智能类的项目来说,其商业定位不外乎三种模型:“深井”、“水库”、“浅海”。

“深井模型”指的的是那些面向很小众的客户,但提供非常深入的全套解决方案的公司,客单价很高,毛利也很高,但是做不大,守着一亩三分地过好日子,小而美,用时髦的话来说就是“专精特新”。这类型的公司,坦率地说,不是投资人特别看重的公司。顺便评价一下,盲目地投一些所谓的“专精特新”的公司,也可能会躺坑。

“浅海模型”是指那种做得比较薄,但是客户面非常广泛的公司,通常是求取全行业的最大公约数,比如芯片公司、机器人底盘公司、算法输出公司、通用SaaS公司等,这类定位理论上来说是最性感的,也是资本市场最容易盲目追捧的。但是,要守住这个定位,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:第一,下游的需求通量(整机厂或集成商)足够大,从而从“浅海”公司的采购量也足够大;第二,产品能够在有限的SKU层面上实现标准化,并能够通过规模化将成本极大地降低;第三,自身的产品势能或者技术势能足够高,才能卡得住这个位置,不是人人都可以去做英特尔的!具备这三个条件,才能守得住“浅海模型”的定位。

“水库模型”是指宽度和深度间于“深井”和“浅海”之间的定位状态。“浅海”一般是赋能别人,相当于平台模式,而“水库”则一般是赋能自己,相当于自营模式。现实中,由于“浅海”的三个要件不成立或者不成熟,很多“清高”的技术公司被迫冲下去做半标准化的解决方案甚至贴着客户做项目(不过话说回来,很多公司在某个阶段内有可能是“深井”或“水库”模型,因为需要亲自下水才能洞察需求,打磨产品。),这就使得原本想要做“浅海模型”的公司被迫滑向了“深井”和“水库”,从而导致技术类项目最常见的三个问题:

(1)手里拿着锤子,满世界去找钉子(毕竟,牛逼的技术也要到处寻找用武之地);

(2)本来想卖一个标准化的轮胎或者发动机,但是到了客户那里,被迫拉下去造了一辆整车(客户才不会管你啥定位,我买的不是你的技术或者模组,我要的是效果,关注的是应用场景!!!);

(3)顶着C轮的估值干着A轮的数据,或者干脆一二级市场估值倒挂(市场有时候是很魔性,但最终还是会归于真实)。

所以,对于技术类项目来说,以终极思维想清楚自己可以定的“位”是什么? 客户为什么会买单?客户买单是不是个普遍需求? 能否向投资人证明“什么都不缺,只缺钱”? 是不是“跑道足够长,引擎足够强大,团队足够牛X,产品足够尖叫”? 自己的技术或者产品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下是否有足够的“代际替代”的价值? 没有想清楚这些问题,盲目地拿钱未必是好事。

 把自己倒逼成投资人,想清楚增长逻辑,才不会被资本所裹挟,毕竟忽悠资本市场很多时候到头来就是忽悠自己(有一堆的对赌和回购条款呢)。对于技术类的项目,所谓的增长逻辑,不外乎一个公式:增长势能=需求势能*产品势能*标准化交付系数。解决了有效增长的问题,也就解决了钱进来的通道。否则,过多的钱进来只会导致滞涨。顶着很高的估值,高处不胜寒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91
分享